专业接各种小工具软件及爬虫软件开发,联系Q:2391047879

Python实现屏幕时间统计工具

发布时间: 2025-03-29 18:05:36 浏览量: 本文共包含574个文字,预计阅读时间2分钟

现代人的工作娱乐几乎离不开电子屏幕。一位程序员朋友上周向我抱怨:每天对着电脑十几个小时,却说不清时间具体花在哪了。这让我萌生开发桌面端屏幕时间统计工具的想法,用Python实现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。

开发工具的第一步是捕获用户行为。通过研究Windows系统API,发现pywin32库能获取当前活动窗口信息。核心代码不到十行:

```python

import win32gui

def get_active_window:

hwnd = win32gui.GetForegroundWindow

title = win32gui.GetWindowText(hwnd)

return title.split(

  • ")[-1] 过滤冗余信息
  • ```

    实际测试发现,某些全屏游戏会绕过常规API检测。为解决这个问题,改用更底层的GetGUIThreadInfo函数轮询,终于准确捕获到《CS:GO》等游戏的运行时长。

    数据存储选用轻量级SQLite数据库。建立应用时长表时特意增加process_name字段,区分同名窗口的不同进程。某次调试发现Chrome浏览器的标签页都归为"Google Chrome",后来通过进程命令行参数提取具体域名,这才实现网页级别的使用统计。

    可视化部分尝试过PyQtChart和Matplotlib,最终选择后者生成日报表。当看到折线图上晚间九点的抖音使用时长陡增,突然理解为什么最近总是熬夜——数据不会说谎。周报中的词云图更有意思,"知乎""B站""Steam"等关键词的大小变化,清晰反映兴趣迁移轨迹。

    Python实现屏幕时间统计工具

    隐私保护是必须考虑的问题。工具默认将数据存在本地,统计排除银行、邮箱等敏感应用。有用户建议增加云同步功能,这需要谨慎设计加密方案。目前先实现基础功能,导出报表时提供MD5哈希校验,防止数据篡改。

    开发过程中遇到个有趣现象:某些用户反馈统计时长比实际感知少很多。排查发现当他们同时使用iPad和手机时,电脑端自然处于闲置状态。这启发了多设备联动的开发方向,或许未来可以结合RescueTime等服务的API,实现跨平台统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