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接各种小工具软件及爬虫软件开发,联系Q:2391047879

简易HTTP请求日志记录代理服务器

发布时间: 2025-04-25 14:01:48 浏览量: 本文共包含719个文字,预计阅读时间2分钟

请求参数为什么没传过去?""第三方接口返回的数据格式不对?"开发调试时,这类问题常让开发者抓狂。一个能完整记录HTTP全链路数据的工具,往往比反复抓包更高效。本文介绍的轻量级代理工具,用200行代码实现了生产级日志追踪能力。

核心功能拆解

该工具本质是架设在客户端与服务端之间的透明管道。当启动8888端口监听后,所有经过的HTTP请求会被自动捕获并生成结构化日志。不同于Fiddler等重型工具,它专注于三个核心功能:

1. 原始报文存储:记录完整的请求头、URL参数、表单数据

2. 性能指标统计:精确到毫秒级的响应时间标记

3. 异常请求预警:对5xx状态码自动标红提醒

在本地开发环境实测中,访问

```

[2023-08-20 14:22:35] GET /api/user

Params: {"id":"123"}

Headers: {"content-type":"application/json"}

ResponseTime: 148ms

Status: 200

```

这种即时反馈,特别适合调试移动端H5页面或微服务接口。

进阶使用技巧

通过修改config.json配置文件,可开启三大隐藏功能:

```json

简易HTTP请求日志记录代理服务器

dump_dir": "./logs", // 日志持久化存储

threshold": 500, // 慢请求阈值(ms)

keywords": ["token"] // 敏感字段过滤

```

当检测到含"token"的字段时,日志会自动替换为"",避免敏感信息泄露。笔者在测试支付回调接口时,就曾靠这个功能及时拦截了测试环境的真实密钥外传。

典型应用场景

某电商团队在灰度发布新商品接口时,通过对比新旧版本的日志,发现平均响应时间从86ms暴涨至210ms。进一步分析日志发现是图片压缩算法导致CPU过载,及时回滚版本避免了线上事故。这种问题用传统监控系统需要1小时才能发现,而实时日志分析仅需3分钟。

开发团队在对接第三方物流接口时,曾连续5天出现凌晨调用失败的情况。开启日志代理后,最终定位到是对方的证书在特定时间段过期,这个发现让合作方技术主管当场汗颜。

实施建议

  • 日志文件建议按日期自动分割
  • 生产环境部署时需要评估性能损耗
  • 涉及隐私数据的业务建议开启字段过滤
  • 可配合ELK搭建可视化分析平台
  • 调试工具的选择标准,永远不是功能多寡,而是能否在关键时刻让问题自己"说话"。当控制台里跳动的日志,能代替开发者50%的猜测工作时,技术债务就少了最重要的累积源头。